趨勢文章

再造B計畫(二)

電子採購應朝產業資訊標準化、資訊共享方向整合

文章來源:電子時報

一個成功的企業採購轉型,必須以策略性採購(Strategicsourcing)為主軸、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為轉型目標、建立核心競爭力中之轉型技能、利用科技來增進執行效率、以及善用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團隊來執行專案。

其中策略性採購能大幅的降低成本以及增加產品競爭優勢;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為轉型目標能避免「為e 化而e化」,而將注意力集中於投資報酬率的考量;建立核心競爭力中之轉型技能可提高員工新興技術的技能,使企業保有競爭優勢;利用科技來增進執行效率能降低營運成本,以增加產品價格的競爭優勢;善用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團隊來執行專案能提供周延的考量,降低企業轉型的風險,並較迅速、有效地增加成功的機會。

因應參與WTO之後所面臨的強烈競爭壓力,國內廠商除了持續加強研發能力﹝速度、創意等﹞、產品行銷策略、品牌經營、製程效率及營運管理之外,尤其需要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來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供應鏈的相關領域而言,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然而國內廠商使用的ERP系統種類繁雜,有些使用因應各別需求所開發的系統,在功能、流程及資料方面很難與國際大廠使用的ERP系統相容,對於國際化、提升資訊科技的應用層次及時效都相當不利。在此也建議政府應積極鼓勵與輔導國內中、大型企業導入國際級的ERP系統。

企業如適時導入供應鏈管理(SCM)解決方案,作業流程管理(BPM)及企業應用整合(EAI)等相關系統,將可更進一步將作業流程自動化,提升供應鏈的效率,並使企業有機會早日走向電子採購,更是重要的課題。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經營階層應先確立公司中、長期的願景(vision),管理階層則透過業務流程重整(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適時調整作業模式來因應環境的變動;同時,管理階層應推動變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確保目標可以順利達成。

就電子採購部分而言,廠商目前面臨之困難,大多是因解決方案因無完整之企業間交易訊息標準訂定,使得供應商必須制定多種格式應對不同的中心廠需求,造成系統開發作業成本提高。因此若採用具彈性之B2B 平台工具,將可針對不同中心廠之作流程及訊息之對應。

現階段來說,企業運籌整合資源,導入線上採購系統進行與供應商之間的線上協同商務作業已可為企業大幅降低營運成本,而ASP 業供應商遂擔負起企業提昇經營績效的最關鍵角色。

但比較起來,電子採購模式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通過一個統一的採購平臺,一方面,企業能接觸到更多合格的供應商,以最理想的價格採購到原料;另一方面,對供應商來說,擴大了接觸客戶的範圍和交易數量,推動其在更廣泛的市場範圍內提升競爭力。賣與買都能得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業間採購等相關訊息的交換與運作方式,目前由USER GROUP 制定RosettaNet3A4、3A7、3A8、3A9 標準作業訊息,因此目前也希望政府能持續擴大相關標準建立。

文章來源:電子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