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88年底時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示範性資訊應用開發計畫,神達BEST(Business Electronic Supply─Chain Task)計畫,簡稱「B計畫」。促使神達電腦將供應鏈的範疇擴大,不僅與供應商重新定義企業間之商業模式,且成功帶領參與B計畫15家資訊業中心廠導入Rosettanet XML(3A4、3A7、3A8、3A9)之國際標準訊息規範。
神達計畫主持人林共同總經理振仁先生,為開啟國內資訊業界共同訊息標準之User Group 聯合召集人,成功的解決了各中心廠不同格式之問題。擴散效應並影響國際大廠英特爾 Rosettanet 推動小組之重視,特別為了政府所推動之「B計畫」15家中心廠商來台召開數場研討會共同討論Rosettanet之標準推動。
及時接單 及時回應
神達開發的B2Bi連線作業模式,使神達成功與供應商端導入PO Auto ATP(Available To Promise)之功能,並可讓供應商在接到神達訂單後的數秒內,經由供應商ERP系統的模擬與運算,立即回覆訂單的交期與數量。
神達ATP check的主要精神分為通路商與製造商兩種,通路商需要將神達的訂單數量、交期與其本身ERP系統中的庫存數量比對,以便即時回應神達的訂單需求。對於製造商,則須將神達的訂單與本身ERP系統的庫存數量及已經開列工單的數量、生產完成日比對,以迅速回應神達的訂單需求。
與神達B2Bi連線之供應商有國際大廠(Intel、LSI、台灣泰科);被動元件製造廠(國巨、華新科、台灣晶技、TDK、禾伸堂);IC元件通路商(文曄、聯強、品佳、豐藝、友尚、世平、東三);IC設計(威盛)等,皆為國內知名廠商。
充分整合 資訊透通
「JIT(Just in Time)」、「庫存量」是資訊業界相當重視的2項指標。透過前述「Auto ATP」系統的運作,神達可及時掌握對供應商及客戶間的庫存與交貨資訊、做有效控管。至於庫存週轉天數方面,以神達新竹廠為例,在神達推動JIT作業、及運用此供應鏈管理平台之後,庫存週轉天數已由去年3、4月間接近50天的水準,到今年3月已降至30天以下,績效顯著。其他的效益則包括:透過供應鏈管理平台的運作,可加速品管人員收集供應商資訊的速度,在供應商遴選作業時間上,可縮短7~10天,合格料號的審核作業可減少3~5天,對品管的制度化有很大幫助;在外部工作流程機制建立方面,藉由該機制的建立,可縮短神達內部約30%聯絡時間,可進一步提昇工作績效。
共享平台 共創未來
有了上述這些系統便能使神達與供應商端達到:
- 降低供應鏈庫存,創造雙贏局面
為了降低神達與供應商雙方的庫存水準,神達採用HUB的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的基本精神是將雙方的庫存資訊透明化,不再各自準備安全庫存。如此可減少以往雙方因為資訊不即時、或不正確,而造成過多的庫存成本。 - 資訊應用與管理能力上與供應廠商共同成長
在計畫中,神達要求A級廠商進行相對應的資訊系統提升,尤其是要求建立B2B的連線機制,強化供應商與神達在供應鏈上的反應速度,以達到所謂的ERP to ERP的連接,可因而減少人力作業時間及可能的疏忽,提昇供應鏈效能。 - 加速體系內電子商務之運用能力,提昇上下游供應鏈資訊分享
 
神達大約有80%的供應商屬於中小企業,是e化及IT能力較弱的。為了讓神達的供應鏈達到一定的水準,神達建置一個以WEB為base的電子商務平台,藉此平台可讓神達與供應商之間資訊分享,提高運作效能。
文章來源:電子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