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企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交易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即時且透明的資訊,所有原料、價格、廠商等資訊,以及存貨管理、客戶服務、競標流程等,都可以在此採購平台上完成,完整的B2B電子採購流程設計除了需符合企業內部的策略目標外,亦需符合客戶需求,因為那將影響到一家公司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以下就B2B電子採購鏈對於買賣雙方所產生的優點與缺點加以探究。
國內許多廠商如台塑、鴻海等著名的公司都已經擁有獨立的電子採購鏈管理系統,其最重要目的即是要創造出低成本、高品質與準時交貨的優勢。綜觀之,B2B電子採購鏈為採購廠商帶來之好處歸納如下:
- 節省成本與人力資源:
因為B2B電子採購鏈上的廠商均來自不同國家的供應商,藉由採購鏈平台的搜尋功能即可節省人工尋找廠商的時間,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貨品規格查詢與交易服務,同時也因為廠商或商品的多種選擇性得以降低企業的採購成本並維護產品的品質。 - 採購流程標準化:
一般的拍賣或競標網站的交易模式均為各家自行制訂,對企業或消費者而言就如同每進入一個森林就必須重新去瞭解該森林的生態般複雜,所以透過標準化設計的採購鏈平台得以讓交易模式具一致性,同時也使企業可以專注於商品的詳細規格資料,不再勞心費力去瞭解每一項採購細節。 - 貨品追蹤服務:
網路電子採購鏈不僅提供廠商或貨品資訊,更提供金流與物流服務,企業可以直接透過物流服務在網路平台上查詢貨品的處理與運送狀況,隨時掌握商品出貨情形。 - 即時擷取重要資訊:
透過採購鏈平台各家廠商所公布的資料,各採購企業可以依據產品最新訊息如庫存量或相關報表等資訊納入公司決策的考慮項目中,如此一來將會使網路交易或採購的風險降至最低,各公司也可視實際狀況避免不必要的庫存。 
由於電子採購商的產品資訊均放入網路的儲存庫中,所以就賣方而言加入採購鏈系統就如同商品在網路或社群上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一般,不但為公司打廣告並可藉由此模式來獲得大量的訂單。更因電子採購鏈系統平台與買方的直接連線來確認商品細節或是內容,如此一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待雙方彼此均已熟悉且信任對方,賣方即可針對買方公司作商品的下單預測。
企業間電子採購鏈的整合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其採購效益,然而有些企業卻仍遲遲不見動作,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停滯不前呢?
- 系統整合不易:
由於每個企業所採用的採購管理系統或企業資源整合系統不一致,相對整合成本也就非常的高。許多企業會開始思考以前花費大量的資金挹注在企業資源整合系統上,而至目前為止也認為對公司幫助非常大,雖然有些小瑕疵不過尚可接受,現在若要為了簡單的採購行為要對外整合一個自己尚未信任公司的相關系統,勢必又是一大挑戰且系統間整合曠時又費力,倒不如以傳統的方式與信賴已久的供應商進行採購作業。由此可知企業間系統整合雙方必須建立在一個可信且互利的前提之下,且系統的相容性問題也必須要有有效解決方案來支援否則將窒礙難行。 - 耗費過多的成本:
就如同前述,系統間整合的方案將是未來電子採購鏈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就初期來說,各個公司系統若要加入採購鏈系統,所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是必須重新規劃產品型錄格式與公司內部資源整合系統,以符合平台所需;而其他如教育訓練與建置軟硬體的租用費,對公司而言也都是一筆龐大的負擔。或許有些公司為了節省成本會轉而向電子市集業者租用相關的軟硬體設備來建置採購鏈,不過對於獨立的電子市集來說租用軟硬體的功能較為簡略,可能會不符合企業所需;相反的電子市集業者若能針對一般企業量身定做高品質服務,將使軟體功能更加完善。 
因此,要將B2B電子採購系統導入企業中,除了要加強宣導與教育外,在企業間系統互通的相關技術方面也應該要設法去尋求解決方法,如此一來才能順利將B2B電子採購應用於企業中。
本文提供者為經濟部商業司台灣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C研究報告;http://www.nii.org.tw/cnt/)
文章來源:電子時報